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朗談日本

 

朗談日本:港鐵豈可與JR比?

藍秀朗
港鐵常出現故障,在面書看見有人留言說,比起簡稱JR的日本鐵路,香港的車費其實很便宜,就此我想回應一下。
網上留言者指港人遇上港鐵服務延誤,動輒抱怨,但JR也會出現「運轉見合」;留言者這種說法,流於表面化。
「運轉見合」是日語,形容因有人墮進路軌等人身事故,或機械故障,或大雪等天氣因素導致列車停駛,但停駛屬暫時性,待問題解決後,服務會回復正常,港鐵常見的停駛是這一類。
JR有時會出現日語叫「運休」的另一類停駛,一旦宣布「運休」,該線路的服務完全終止,當天不存在列車復駛這回事。
說 回港鐵,如有人無意或蓄意墮軌造成停駛,乘客理應明白事理,不會向港鐵抱怨;如今再有流浪狗誤闖路軌令服務延誤,重視動物權益的香港人也會容忍。香港不會 像日本般下大雪,因惡劣天氣停駛的機會較低。港鐵服務延誤,絕大多數是機械故障,是有可能避免的,不可簡單說JR也會有延誤,就將港鐵事故頻頻合理化。
上述網絡留言說港鐵車費相比JR便宜,潛台詞似乎是:既然收費便宜過日本,服務比日本遜色也無可厚非,但沒考慮到東京的「最低賃金」(日語,最低時薪之意)比香港的多一倍以上,人家的工資高,生活指數自然也高。


朗談日本:JR完敗給港鐵的地方

藍秀朗
延 續港鐵與簡稱JR的日本鐵路的話題,JR現時是民營集團,昔日則屬於國營機構。JR是Japanese Railways簡稱,前身是JNR,N是National的頭文字。1980年代末,JNR改革成JR,JR分為JR東日本、JR西日本等各家公司,當 中既有上市公司,亦有非上市公司。
有人在面書留言說港鐵的車費比JR便宜,昨天我反駁這說法未考慮香港與日本兩地的生活指數差異,況且在日 本打工,即使是兼職,上班下班的車費由僱主支付,不能簡單地說香港打工一族搭港鐵,車費負擔比日本人輕。JR車費高,皆因日本的平均工資及生活指數比香港 高,JR列車司機之年薪中位數約六百萬日圓,折約港幣四十五萬元;近年的資料顯示,JR東日本公司(營運及管理關東地區如東京及東北地區如仙台等眾多路 線)取締役社長的年薪約四千萬日圓,折約港幣三百萬元,高層與基層收入相差不足十倍。去年港鐵的年報顯示,港鐵主席年薪為一千三百萬元,這麼一比較,香港 人自然會批評港鐵高層領取高薪,提供的服務常令乘客不滿,但票價照加。如要硬數港鐵比JR優勝的地方,也有的,近年JR北海道出現赤字,港鐵去年盈利為一 百三十億元,佔頗大比例是地產收益;若比哪家鐵路公司較唯利是圖,JR完敗。

朗談日本:為何日本特別多跟蹤狂?

藍秀朗
上 周在網台的日本奇案節目中講述了「東京三鷹市跟蹤狂殺人事件」始末,跟蹤狂,日本女性聞之色變。上述殺人事件在去年發生,當時中港台三地傳媒皆有報道,十 八歲新進女藝人鈴木紗彩被前度男朋友池永仁殺害,池永仁身懷利刀從窗戶爬入鈴木家,躲在紗彩房間內衣櫃苦等數小時,直至她回家後撲出行兇,紗彩中刀負傷嘗 試逃離自宅,最終中十一刀倒臥在家門前。池永因為被甩掉,心有不甘而下毒手;案件在本月審結,池永被判監二十二年。
對日本人來說,跟蹤狂殺 人事件雖然可怕,但不算新鮮,2012年神奈川縣逗子市發生了一樁,1999年埼玉縣桶川市亦發生了一樁,性質相同,事件中女死者均被前度男友糾纏及殺 害。所謂跟蹤狂,不一定是真正的尾隨及跟蹤,向目標女性發出騷擾短訊,要挾如果不見面就自殺或殺死對方,亦是跟蹤狂的典型行為。
日本的跟蹤 狂問題特別嚴重,相信跟大和民族過度執着的思想有關。此外男尊女卑,女權過低亦是原因之一,偏執的男性被女方甩掉,自尊心受傷害,有可能變成跟蹤狂。池永 仁殺害鈴木紗彩後,隨即在網上發放紗彩生前拍攝的床照及情慾短片,故意損害她的聲譽,日本有傳媒稱池永將紗彩「二次殺害」,愛的背面往往就是恨。

朗談日本:未來郵便局

在5月底收到一封從日本寄來的信,打開一看,信封印了「未來郵便局」,這是封非一般的信。
信 是有人從日本橫濱一家未來郵便局寄來的,信件署名下的日期是2013年5月底。偶然聽見以下的國際新聞,郵件因為戰亂之類的理由,延遲了數十年才寄到,收 信人經已魂歸天國云云。我收到未來郵便局寄來的信,不是因為事故晚了一年寄到,寄信給我的人早就知道我在一年後才收到。未來郵便局目前在日本約有十間加盟 店,收取低廉的費用,為寄信人將信件或明信片保存一年,到了翌年同日寄出。概念有點像時間囊,預留訊息或物品,待十年或二十年後打開時間囊懷緬當中內容; 但未來郵便局僅為信件保存一年,未能像時間囊般保存十年或二十年。
未來郵便局並非真正的郵局,這是日本藝術家開發好明構思的服務,代寄信人保存郵件,一年後透過傳統郵局寄出,利用未來郵便局服務可寄到日本以外地區包括香港。旅遊日本時寄封信給一年後的自己,倒有一番趣味。
我收到的「未來信件」,內容關鍵句子是:「一年後的我們依然好端端的,不會鬧翻吧?」經常換戀人的人無謂花錢使用未來郵便局的服務,信件或明信片在一年之後寄到時,戀人隨時變了前戀人,換來的不是驚喜,而是尷尬。

談日本:那夜凌晨接到了靈異電話

藍秀朗
早 前日本東北青森縣某間消防局在凌晨收到一個求助電話,引發一件懷疑靈異事件。電話由固網打來,但訊號比手機更糟糕,聽不清求助者所講的全部內容,隱約聽見 有人需要救援。消防員馬上出動,前往固網電話打出的地址,抵達時發覺是一幢私人別墅,漆黑一片,連電燈也沒亮着,走遍別墅證實內裏空無一人,莫說是傷者。 接聽求助電話的人員表示,打電話來的人態度認真,怎麼也不像搞惡作劇。
這樁事件最奇特之處是,別墅建造之前,原址在百多年前是日本陸軍第8師團步兵第5連隊的軍營。
在 1902年,這支陸軍步兵隊為準備日俄戰爭,特地前往縣內的八甲田山進行雪中行軍訓練,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風雪遭逢雪難,二百一十名士兵在豪雪中迷路。由於 裝備不足及通訊科技落後,最終造成一百九十九人死亡,幸存的十一人中有八人因凍傷需要截肢。八甲田山從此流傳不少怪談,相信世上有幽靈的日本人認為,今次 當地消防局收到的神秘電話由士兵亡靈打來。
我最近也收到神秘電話,打來的小姐劈頭就說:「先生,最近我跟你通過電話,我現已調到貸款部。」我反問她知不知道我的名字或姓氏,對方茫然答不出。她口中說最近跟我通過電話,卻不知我姓甚名誰,這通電話,很靈異。

朗談日本:杯麵的煉成

藍秀朗
杯麵好像是毫無藝術的速食品,將麵餅、脫水蝦、脫水肉等食材塞在發泡膠杯中而已,但製作人員當年花了許多心血才研究出製作方法。
首個袋裝即食麵誕生於50年代,首個杯麵則誕生於70年代,兩者最先由日清食品研製出來。當年的即食麵都是用油炸過,袋裝即食麵呈扁平形狀,下油炸,不難,可是須放進圓形發泡膠杯的杯麵呈圓柱形,最初未掌握到製作技術時,下油一炸,只有外圍熟,中心仍未炸得透。
製作人員嘗試加長油炸時間,圓柱形麵餅的中心熟了,但外圍已炸燶。幾經研究,製作人員製造出特別設計的油炸工具,一下油,圓柱形麵餅半浮起來,完全浸在滾油中,這樣才達到內外俱炸得透的效果。
世 上首個杯麵,亦即是合味道杯麵的元祖,配菜包括蛋粒、肉及蝦,蛋粒是黃色,肉是褐色,製作人員為了追求色調好看,希望製作出紅色的乾蝦,但嘗試從日本各地 找來數十種小蝦逐一試炸後發現,天然紅色會褪減。幾經辛苦,執着的製作人員發現從印度洋撈到的小蝦經過油炸仍保留原來的紅色,確立了杯麵中紅蝦的角色。
杯麵中的脫水肉,過去在日本被稱為「謎之肉」,因為大眾不知道當中成分,其實是用雞肉加野菜攪碎後脫水製成。看似平平無奇的杯麵,就是如此煉成的。

朗談日本:性與藝術

藍秀朗
日本有法例規定AV須加上學名叫馬賽克的「格仔」遮掩男女優私處,別國人難以理解,箇中原因涉及藝術性。
日本AV中的男女優都是明刀明槍的實幹派人士,並無底線可言,私處卻須用馬賽克遮掩,十分矛盾。在日本如有店子售賣不加馬賽克、可一窺全豹的AV,會觸犯日本刑法175條的猥褻品頒布罪。
為甚麼AV露出女性胸部就不猥褻,「不打格」就變成猥褻呢?上述法例的立法原意是維持最低限度的性道德,男女私處被認為欠美感及藝術性,公開展露就構成猥褻。然而單單露出女性胸部不算猥褻,在合家歡時間以外,透過大氣電波傳送的免費電視可播放露胸鏡頭。
儘 管日本有各種各樣的色情場所,但大多數店舖不容許店內女郎跟男客人性交,僅提供比性交較低層次的性服務。援交或電召女郎到酒店交易作別論,這種形式跟色情 場所有別。連日本人也不明白,AV男女優為了賺錢,以拍攝為名公然性交,為何那樣做不違法,店內賣淫賺錢卻牴觸法例?有日本律師公開解釋,指AV包含藝術 與哲學元素,在作品發表自由的大前提下,在法律上獲得特別看待。
AV富藝術性,勉強說得通,我搞不懂AV包含甚麼哲學元素,除非AV男女優將哲學家笛卡兒的名句「我思故我在」說成「我做故我在」。

朗談日本:談日動漫

接受了《東方日報》記者的電話訪問,題目是日本動漫及小說自身的發展及在香港的發展形勢。
題目涉及的內容很廣闊,我只抽部分重點來講。旺角仍有多間漫畫店,但香港其他非年輕人熱門集結區域的漫畫店已所餘無幾。
在智能手機及網絡普及的時代,娛樂太多,大家看漫畫的熱情不及往昔,很多人即使看,也透過網絡不花分毫地看。《龍珠》漫畫單行本高峰期在香港每集銷量逾10萬冊,現今不可能再有日本漫畫在香港賣到這數字。
同樣道理,儘管J2台播放不少新日本動畫,但跟網絡上可侵權看的一比,都變成「二輪舊作」了。動畫在日本播放後,不消幾天就可在網上找到BT下載的種子,下載的版本附中文字幕,這是已公開的秘密。
回 說漫畫,漫畫在日本受到新媒體娛樂(如免費觀看的短片網站及智能手機遊戲等)的衝擊,單行本整體銷量大不如前,常聽見出版多年的漫畫雜誌停刊的消息,可是 最人氣的漫畫單行本依舊暢銷。說到底,日本人想看漫畫仍然要掏腰包,充其量光顧漫畫喫茶店時順帶免費看,不可能輕易在網上看到侵權漫畫。
日本曾有漫畫喫茶店老闆為省成本,用掃描器將漫畫單行本掃描成電腦檔案讓客人透過電腦看,被揭發後遭起訴,日本對侵權的執法是如此嚴厲。

朗談日本:動畫效應

延續昨天關於日本動漫發展的話題,漫畫的利潤來自單行本的銷售,但動畫所賺取的利潤不一定依賴銷售影碟。
劇場版動畫在電影院上映賺取票價 ,《新世紀福音戰士》及《ONE PIECE》等每逢推出劇場版都票房大收,這些是少數的成功例子。
在日本,電視動畫的收視普遍不及連續劇,新一輯《聖鬥士星矢》及《銀魂》的收視率介乎2%至3%,《夏目友人帳》第4季的收視大約是1%。
儘 管電視動畫播放後可推出影碟賺錢,但現時的數碼錄影機可錄高清質素,願意掏腰包買影碟的屬少數,電視動畫影碟賣過萬張已算暢銷,動畫播放後推出商品及扭蛋 玩具等所賺的才是可觀利潤。就好像歌星的唱片未必帶來大額版稅,但人氣度提升後開演唱會可賺大錢。話雖這麼說,平日常聽到日本一些動畫製作公司財困及倒閉 的消息。
《進擊之巨人》動畫版不單在日本,連南韓、台灣及香港也掀起熱潮,漫畫單行本在日本的累積銷量本來約1,000多萬本,動畫播放後刺激漫畫銷量在短期內急增870萬本,總數突破2,000萬本。
動畫效應可促銷商品及漫畫單行本,有些早被看好的漫畫仍在連載階段已敲定改編動畫,反正是遲早的事;猶如現今的日本人不抗拒奉子成婚,反正生孩子是遲早的事。

朗談日本:色情場所謝絕內地客

日本傳媒引述台灣《聯合報》一則報道,指東京吉原的Soap Land(姑且譯做色情浴室)以文化差異為由拒絕中國內地客光顧。
吉原位於台東區,在江戶時代已是妓院集中地,現時是首屈一指的色情浴室街。色情浴室的制度是這樣的,入場先支付「入浴費」,揀選性工作者後,在附有浴池的獨立房間進行性交易,之後再付「服務費」。有內地客人不了解箇中制度,以為只需付入浴費,因而起爭執。
服 務費往往是入浴費的幾倍,分開收費是為免觸犯法律。若客人在色情浴室只付一個金額,浴室一方就變成管理性工作者賣淫的場所。可理解為,入浴費是給浴室的, 就好像光顧「錢湯」(收費公眾浴場)時也付入浴費一樣,而服務費是給性工作者的。日本有些鄉下地方的色情浴室只收一個總金額,管制較寬鬆。
吉原的色情浴室亦發現中國內地客擅自拍攝性交易的過程,目的是向同胞炫耀,更有人上載至內地網站,據報曾有中國客人手持平板電腦,播放那內地網站的短片,指名(日語,講出人名,指定要那人)揀片中人,令該性工作者大為震驚。
未有中國內地客在色情浴室的牆上留下「到此一遊」及自己的名字,已屬萬幸。
日本的色情場所本來就不招待外國人,為何曾經會讓內地人光顧?明天交代。

朗談日本:謝絕外國人的理由

延續關於日本色情場所謝絕中國內地客光顧的話題。部分店舖不再嚴守不接待外國人的守則,說到底也是一盤生意。
日本的色情場所昔日的確是堅拒外國人入內,不過懂日語的話可作別論;不歡迎外國人,全因擔心言語不通,易起爭拗。北海道有間「錢湯」謝絕外國人,原因是曾有俄羅斯人在浴池游泳,嘗試勸阻但無法溝通;色情場所的規矩比「錢湯」更多更嚴,寧可放棄做外國人的生意。
然 而日本經濟長年是一潭死水,色情場所的生意也大不如前,部分店子惟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限度地接待外國人,尤其近年富起來的中國內地人。有些日本旅行團 的中國籍導遊會勸誘團友光顧色情場所,並幫他們搭路,但勸團友入店後別開口講國語以免敗露國籍,導遊暗地裏抽取5成佣金。
AV女優蒼井空在中國內地的人氣度極高,她的微博粉絲超過1,400萬,相信大多數渴望光顧日本色情場所的內地人出於AV情意結,但不少所謂的日本性工作者其實是懂日語的中國女性或韓國女性假扮。情況就好像我們一心吃牛丸,沒料到所謂的牛丸原來由豬肉製成一樣。
懷疑牛丸不含牛肉,還可送去化驗所檢驗DNA排序,光顧日本色情場所的內地人總不可要求性工作者出示DNA證明以證是正宗的大和民族。

朗談日本:講男人

平日絕少看本地電視台的節目,但真人Show式節目《求愛大作戰》卻吸引我每集追看。
當中有個男性戀愛專家說,香港男人公認是世界最好,日本男大男人到不得了,港男卻願意為女朋友挽手袋。此外這個專家多次提及Alpha Male這字眼,他譯做「溫柔大男人」,事實上這字眼在日本會被理解為「肉食男」,跟溫柔大男人的意思相去甚遠。
曾在香港生活的日本人談到港男與日本男的分別時,往往提及挽手袋這件事,日本人覺得不可思議。我不認為挽手袋是溫柔的表現,這種只是被臣服的象徵;若跟日本女性交往為她挽手袋,只會被認定沒有男子氣概。
Alpha Male指一群哺乳動物中表現最積極最強橫、位列最高階級的雄性,牠們獲得最多機會跟雌性交配。在日本,積極地主動追求女性的人被定性為肉食男,意思與此 相近。肉食男的相反是欠缺自信,為免遭拒絕而不敢追求異性,寧願過獨身生活的草食男,近似的英語是Beta Male。
不少日本男獨力工作養家,假日帶同妻兒外出時以新派襁褓將孩子孭在胸前,我認為這種是溫柔大男人。在香港常見到男人婚前為女伴挽手袋,婚後帶孩子外出時不想花自己力氣,老是依賴嬰兒車,甚至假手外籍女傭手抱,在我眼中這種叫柔弱小男人。


朗談日本:拉麵店型男

聽見幾個香港女性朋友興奮地大談日本型男與拉麵,她們講出一個我一直忽略了的現象。
女性A說:「旅遊日本時光顧當地的拉麵店,常遇到有型的男店員,未必長得很帥,但打扮有型。」女性B和議:「我也遇過多次!但在日本光顧壽司店遇見型男店員或壽司師傅的機率低得多。」
過去我沒留意這現象,因為向來只注視可愛的女店員,例如有次光顧池袋某牛丼店就遇到個雙眼像剛力彩芽的女店員。回說拉麵店,光顧「無敵家」,看見為門外排隊客人落單的男店員雖不算帥,但身形高,下巴蓄了短鬚,包了頭巾,稱得上有型。
女性光顧「風雲兒」,建議留意店主三宅重行是否在店內,其外形足以成為EXILE的一員。他年輕時曾在藝能界打滾,大概他對店員的外表有要求,店員不論男女,都屬於樣貌好看的。
「牛骨拉麵Matador」店主岩立伸之戴眼鏡,蓄短鬚,煮拉麵時穿一身像西洋廚師的深色工作服,未算是帥哥,但斯文到像個學者或政治評論家。
不去日本也有機會遇到拉麵店型男,目前駐守香港的「一風堂」代表工藤智的髮型時尚,早前跟他對談時他蓄了短鬚,頗有型,他偶然會在旗下拉麵店的電視或雜誌廣告中出現。
若問為何拉麵店的型男比壽司店多,明天交代我的想法。

朗談日本:壽司店無型男?

延續昨天的話題,在日本光顧拉麵店比去壽司店較易遇到型男,這不是巧合,我認為跟兩種料理店的特殊性有關。
日本每年都有飲食雜誌選出當年最佳拉麵店,傳媒以「拉麵激戰區」形容拉麵店林立、競爭激烈的區域,吸引一班爭勝心強,敢於接受挑戰的年輕男性入行。況且學煮拉麵所花的年期遠比學做壽司低,入行兩年已是師傅級。
新派拉麵店予人年輕、有活力的印象,很多店子連店名也別具氣勢,例如「鬼金棒」、「千里眼」、「三獸使」、「破顏」、「魚雷」、「用心棒」、「無極」等。新派拉麵店的店員包頭布代替廚師帽,很時尚;拉麵師傅淥麵後使勁地篩走淥麵水,連那動作也很有型。
壽司店總予人舊派料理店的形象,老店才是好東西,若然開新店破格改「三獸使」、「魚雷」這等店名,恐怕會嚇退食客。要學藝成為獨當一面的壽司師傅,少則花7年,多則10年,較適合刻苦耐勞的人入行;學成之時,往往已變成大叔。
捏壽司的動作較淥拉麵靜態,具衝勁的熱血男兒若然有志從事飲食業,也會捨棄壽司店,趕去學煮拉麵。
壽司師傅穿全白色工作服,戴白色廚師帽,有點像香港的茶餐廳侍應,在服裝觀感上輸給拉麵師傅。
一個人型與不型,跟其形象、行為及衣着有直接關係。

朗談日本:一途男

某天跟一位日本女性朋友閒談,觸及一個老掉牙的問題,就是:「女性喜歡專一的男性還是花心的男性?」
日語「一途男」形容專一的男性,日語的「一途」本來解作一條心專注於某件事。日語「浮氣男」即是花心男,「浮氣」本來解作出軌、偷情。
雖然很多女性口中嚷着結識男性的首要條件是專一,但我相信還是浮氣男較受女性歡迎;浮氣男之所以成為浮氣男,因為懂得抓住女性的心。一途男往往是沒有女性緣的男性,一旦結識到條件尚可、合乎最低要求的異性,已心滿意足,不敢再有異心。
跟異性交往次數愈多的人愈懂得如何去戀愛,愈沒有戀愛經驗的人愈難開展戀情,日本人稱這種懸殊現象做「戀愛格差」。浮氣男可說是「戀愛格差」當中的得益者,反之很容易變成一途男。
聽過一些極端例子,有個日本女性為免被欺騙令心靈受創,選擇與一途男交往,那個男人確很專一,焦點徹底放在她身上,任何時候都陪伴在側,為她打點所有事,後來發現他原來是大男人到極點的「束縛男」,將女朋友當成寵物般管束。
一個男人原是浮氣男,因深深愛上某個女性而甘願變成一途男,這種專一才珍貴。心知沒有條件去做浮氣男,無奈地安分守己做個一途男,這種專一只代表膽小及欠缺冒險精神。

朗談日本:真實的恐怖故事

日本有個靈異電視節目系列叫《真實的恐怖故事》,我也想分享兩個真實的恐怖故事和兩個迷信說法。
我常質疑一些恐怖故事的真實性,但未敢否定幽靈的存在,只是覺得靈異故事描述得太誇張。有個名古屋朋友任職看護,負責長者護理,有晚深夜在走廊聽見有人從後叫喚她,以為有長者需要幫忙,回頭一望,走廊上並沒有人;同事們也遇過近似經歷,大家都習以為常。
此外有個朋友租住神奈川縣一間獨立屋,沒有二樓,只有屋簷,在家中常聽見天花板傳來腳步聲。
搬走時得知,上手租客是看護,懷疑看護不自覺間將醫院去世的幽靈帶了回家。常聽見有港人說入住日本酒店時被安排入住走廊盡頭的「尾房」,特別容易遇見幽靈。日本有很多小型酒店,L形走廊僅有8至10間房,遇上尾房的機率高達2至2成半,毋須自己嚇自己。
我有次入住日本某酒店,獲優惠延遲至中午12點退房,被安排入住尾房,原因是讓打掃工人認清我的房間留至最後才打掃。此外聽過有港人入住日本酒店後懷疑有幽靈,向櫃台職員投訴,對方問也不問就安排換房,那港人一口咬定由此證明真的鬧鬼。
我有個曾在日本酒店做兼職的朋友說:「當遇到客人投訴房間有問題而剛好有空房,就會為他安排換房,只此而已。」

朗談日本:拉麵之鬼

最近跟一間投資顧問公司的職員對話,談到日本拉麵店在香港開至成行成市的現況。該公司其中一項業務是向有意投 資料理店的人提供顧問服務,例如代為物色合適舖位及協助申請飲食牌照等。我問那職員:「投資日本拉麵店動輒花百萬 ,為何香港出現那麼多麵與湯皆毫無特色的拉麵店? 要找個日籍師傅或往日本學藝本不是困難的事。」
那職員苦笑:「很多投資者以為乘日本拉麵的熱潮開店就會成功,做事馬虎,訂購毫無特色的麵條,用平價的濃縮湯底稀釋成麵湯,注定失敗收場。」
煮 日本拉麵,灌注的心機愈多,可追求的味道層次愈高,沒有運氣可言,借綽號「拉麵之鬼」的拉麵達人佐野實的經歷可說明這道理。佐野實年輕時首次開拉麵店,曾 因味道達不到自己要求而躲在廚房中流淚。幾經辛苦令拉麵店踏上軌道,佐野實在2004年因病將店子交託給弟子,但後來麵店倒閉。幾年後他的健康好轉,決定 重開拉麵店,以圓自己的宿願。
臨近開店他對味道仍有不滿,揚言未達水準寧願延遲開店;幸好最終順利開店,人龍不絕。有期待已久的食客稱讚那碗醬油拉麵是「完美的藝術品」,佐野實看見食客滿意的笑容,笑說死而無憾。
佐野實的熱血精神跟香港一些拉麵店的馬虎態度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

朗談日本:武藏牛拉麵


藍秀朗
光顧了銅鑼灣新開的「武藏麵屋」,這家店副名「武骨外傳」,提供了其他「武藏麵屋」沒有的食物。
「武 骨外傳」餐牌上印了白外傳、赤外傳及黑外傳這三款拉麵,我問高級店員:「『外傳』跟其他『武藏麵屋』賣的『武骨』有甚麼分別?」我稱呼他做高級店員,因他 較年長,身穿西裝,而不是一般店員的工作服。高級店員答我:「我們副名不同的店會提供自家的特色食物,即使同樣是白、赤、黑三種口味,『外傳』及『武骨』 的製法也會稍有不同。」
同行友人點了「赤外傳」,我懷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情,點了當店號稱每天限量賣五十碗的「牛拉麵」。我曾光顧東京足立區得過獎的拉麵名店「牛骨拉麵Matador」,吃過該店以燒牛肉作配料的牛骨湯拉麵;曾經滄海難為水,對於「武藏麵屋」的牛拉麵不敢期望過高。
幸好那碗麵合格,濃湯是用動物骨頭熬出來的,但鋪在麵上的牛肉像中式麵店的牛腩,對香港人來說稱不上有強烈特色。
同行朋友說「赤外傳」跟以前吃過的「赤武骨」的味道有九成相似,只覺得後者的湯濃稠一點。香港這家店跟日本的「武藏麵屋•武骨外傳」一樣提供特色沾麵,這種食物在香港一般的「武藏麵屋」吃不到,我沒試,惟有用「三個字」作總結:有幸再試。

朗談日本:團地妻

藍秀朗
昨天說到日本的「團地」,令我不期然的聯想到「團地妻」這個具有特別含意的日本用語。
「團 地」是「一團之土地」的簡稱,如昨天所說,在日本一般指公共屋邨。「團地」的誕生源於二次大戰結束後,出生人口急速增加,有必要改善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很 多舊日建成的「團地」到了今天已變得很殘舊,看看日本電影《童咒》(原名「黑百合團地」)故事發生的場景便可知一二。
日本自泡沫經濟爆破後 一直不景氣,但比起很多國家仍算富裕;「UR租賃住宅」成為了目前日本公屋的主流,UR是都市復興的英語Urban Renaissance之縮寫。UR租賃住宅 較着重居住環境、設施及空間,服務對象是日本的經濟中堅分子,例如一人申請的話,月入不得少於25萬日圓。
日本電影公司「日活」以拍攝成人電影聞名,作品近似港產三級情慾電影,並非明刀明槍的AV。
「日活」有個自70年代開拍的「團地妻」系列,故事全都描述住在「團地」的人妻生活苦悶,發展出婚外情。那個時代很多人住在「團地」,這種設定令觀眾易生共鳴。
平成年代出生的日本人(可理解為日本90後,平成元年是89年)恐怕未必聽過「團地妻」這系列名稱,向日本人提起「團地妻」,就會敗露自己的年齡層。

朗談日本:貨不對辦的婚姻

藍秀朗
聽了一件日本夫婦不和個案,丈夫投訴妻子貨不對辦,考慮退貨(離婚),我聯想到《律政狂人2》其中一集的劇情。
有個日本丈夫婚後不滿妻子無意生育,打算離婚,這個棄妻理由聽似無理,但原來男方結婚的首要目的是生育,婚前已向太太表明及取得共識。如今太太不單無意產子,而且正尋找工作,計劃重新做職業女性,丈夫覺得被背叛了。
《律政狂人2》第3集題為《選擇美貌還是內在美?前代未聞之整容官司》,講述一名醜男為了生育漂亮的孩子,千方百計娶得美人歸,但婚後發現太太原是醜女,美貌全靠整容得來;他指摘太太隱瞞整容形同結婚詐欺,提出離婚並要求太太作出金錢賠償。
從表面看,這個丈夫既無情,要求亦過分,但堺雅人飾演的古美門律師認為,每個人結婚的目的未必一致,有人為了跟所愛的人生活,亦有人純粹因為對方的美貌或財富,醜男尋求能為他誕下漂亮孩子的美人妻是他的自由。
曾有日本女性朋友向我訴苦,指結婚產子後對丈夫的愛慕已跌至零,可是礙於各種因素不離婚;例如不想孩子變成單親,她亦沒有信心在離婚後重投工作,獨力應付生活。
選擇結婚不結婚,離婚不離婚,各有苦衷,簡單化認為結婚一定好,離婚一定差,想法未免太傳統及膚淺了。

朗談日本:蝸居難做愛

藍秀朗
早前《太陽報》一則題為「蝸居難做愛」的新聞引述調查結果,指香港的居住環境有礙做愛。東京很多單人住宅的面積亦狹小,卻無損東京男女的性生活。
原因很簡單,日本人供男女交歡的時鐘酒店到處林立,按粗略統計顯示,日本全國目前約有38,000間時鐘酒店。
日本的人口大約是香港的20倍,將日本時鐘酒店的38,000間總數除20,是1,900,香港沒有1,900間時鐘酒店那麼多。
曾有日本友人來港時看見香港的時鐘酒店遠比日本少,覺得很不可思議,問道:「香港戀人們如何解決性需要?」我想了半天才答得到:「在周末、周日租住離島的度假屋,或者去海外旅行,那就有機會二人共處一室;否則的話,與家人同住者惟有忍耐。」
東京有許多狹小的單人住宅,因有不少人獨個兒從日本其他地區往東京唸書或工作。縱使面積再小,只要是一個人住,只要有一張床,隨時可跟戀人交歡,蝸居不一定做不到愛。
往日本留學,如果不入住學校宿舍,選擇自行外出租住單位,同校的前輩們往往如此忠告:「如你自覺會循規蹈矩地讀書,入住不設洗手間和浴室,租金便宜的小房間就行。如你預計自己會結識日本女生,並帶她回去過夜的話,貴一點,也要租住附洗手間和浴室的單位。」

朗談日本:航空公司的「神對應」

藍秀朗
最近有個日本人乘搭ANA(全日空)的內陸機飛往羽田機場,中途遇到問題,但ANA職員的處理好到令人讚嘆,成為一時佳話。
當事人在傍晚時分登機,方發現遺留了智能手機在機場洗手間,那刻已趕不及下機取回,惟有向空中服務員求助。
飛機飛上半空時,空中服務員告訴他,地勤人員已找回手機,請他到達羽田機場後,利用公眾電話致電地勤人員確認身份。
翌 日下午有個包裹送到當事人的家,包裹內是他遺失了的手機,並以保護物料封好,前後不足24小時,網民盛讚ANA這次的「神對應」。日語「神對應」形容一家 公司處理客人要求的修理、退貨換貨或投訴時作出了神級般好的應變措施,儘管今次事件並非ANA一方出錯,純粹是協助冒失乘客尋回失物。
任天堂公司的待客態度也曾被讚「神對應」,日本曾有人將故障了的任天堂攜帶型遊戲機寄回原廠修理,任天堂換了一部全新的回來。本來已壞掉的舊機機身貼了《寵物小精靈》貼紙,任天堂依樣葫蘆地貼齊相同的貼紙,才把更換的新機寄出,這是被定為神級服務的主因。
回說航空服務,飛日本的話我優先選乘ANA,遇見的盡是日籍空中服務員,供觀看的新電影主要是日本作品,相對較少香港人乘搭,故此數小時機程的人為程噪音少得多。

朗談日本:武藏牛拉麵


藍秀朗
光顧了銅鑼灣新開的「武藏麵屋」,這家店副名「武骨外傳」,提供了其他「武藏麵屋」沒有的食物。
「武 骨外傳」餐牌上印了白外傳、赤外傳及黑外傳這三款拉麵,我問高級店員:「『外傳』跟其他『武藏麵屋』賣的『武骨』有甚麼分別?」我稱呼他做高級店員,因他 較年長,身穿西裝,而不是一般店員的工作服。高級店員答我:「我們副名不同的店會提供自家的特色食物,即使同樣是白、赤、黑三種口味,『外傳』及『武骨』 的製法也會稍有不同。」
同行友人點了「赤外傳」,我懷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情,點了當店號稱每天限量賣五十碗的「牛拉麵」。我曾光顧東京足立區得過獎的拉麵名店「牛骨拉麵Matador」,吃過該店以燒牛肉作配料的牛骨湯拉麵;曾經滄海難為水,對於「武藏麵屋」的牛拉麵不敢期望過高。
幸好那碗麵合格,濃湯是用動物骨頭熬出來的,但鋪在麵上的牛肉像中式麵店的牛腩,對香港人來說稱不上有強烈特色。
同行朋友說「赤外傳」跟以前吃過的「赤武骨」的味道有九成相似,只覺得後者的湯濃稠一點。香港這家店跟日本的「武藏麵屋•武骨外傳」一樣提供特色沾麵,這種食物在香港一般的「武藏麵屋」吃不到,我沒試,惟有用「三個字」作總結:有幸再試。

朗談日本:料理店奇景

藍秀朗
在日本的料理店偶然會遇見奇景,所謂的奇景不是食客倒立吃飯或店員表演雜技,而是一些絕少在香港上演的場面。
有次在東京某人氣拉麵店外排隊,等候期間有隻曱甴鑽出來,負責整理人龍及預先為排隊食客落單的拉麵店店員即時發現,穿着防水膠鞋的他一腳將曱甴踏扁。
這一幕場面不足為奇,在香港的茶餐廳等食店也常看到這樣的場面,出奇的是那拉麵店店員拿了幾張紙巾,為躺在店外的曱甴「收屍」,又向排隊食客說了句:「不好意思,失禮了!」再清理自己的鞋底。
換作是香港,店員大概會用腳內檔將曱甴屍踢出馬路,香港文化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各店自踢門前甴。」
在 香港的平民化食店吃飯,飯後由得桌上杯盤狼藉,就可拍拍屁股離席。日本僅有一張L形吧枱的平民化料理店往往會貼出告示,請求食客吃罷將食具放置吧枱之上, 以便吧枱內工作的店員回收,日本的食客均會依規矩照辦。單是這樣不足為奇,日本的食客會自主地利用放在餐桌上的抹布將枱面抹乾淨,才肯離開。
有次在在東京一家料理店吃飯,鄰桌有對戀人,男的吃罷銜着牙籤撇下女朋友,大模廝樣的走出店外,女的連忙拿起帳單結帳,再飛奔出去追回男朋友。這一幕在料理店看見的男女關係,在香港稱得上奇景。

朗談日本:就手女子

有位日本女性友人將自己最近的經歷告訴我,懷疑做了別人的「都合好女子」;直譯的話,意思是「就手女子」。
「就手」是香港俗語「不理好醜、但求就手」的那個「就手」。
日語漢字「都合」則沒有一個標準譯法,例如因某人的「都合」而予以通融,在這場合,「都合」解作原因。假如我獲邀出席飯局但臨時因身體不適或工作纏身抽不出空,我會說:「對不起,恰好『都合』不佳。」在這場合,「都合」解作方便。
「都合」好就是方便,反之就是不方便,我常用都合不佳作藉口推卻日本人,因為毋須具體說明原因。
日本男性邀約女性吃飯、約會或去愛情酒店短敍,但沒當她是女朋友,純粹貪方便找她消磨時間,那麼被愚弄仍懵然不知的女子就成為了別人的就手女子。
更過分的情況是,吃飯及約會時,男方讓就手女子付錢,為了滿足個人慾望與她性交,實際上連喜歡也談不上。
與已婚男士搞不倫之戀的女性不一定是就手女子,女性結識異性成為純粹追求肉體關係的性伴侶(香港慣稱SP,日本稱為Sex Friend)也不一定淪為就手女子,關鍵是雙方是否對彼此關係有共識,而不是男方只求就手。
就手女子聽來帶有貶意,為求男女平等,明天續談日語是「都合好男子」的就手男子。

朗談日本:就手男子

昨天解說過何謂日本的「就手女子」,今天延續話題講一講「就手男子」。
日本男性物色就手女子,目的不外乎利用對方消磨時間甚或是發洩性慾,然而就手男子主要在其他方面被利用。
日 本男性友人M有晚凌晨時分收到女性朋友F的電話,F說:「我喝醉了沒留意時間,錯過了尾班火車,現時身處離你家不遠的地方,今晚可以去你家留宿一晚嗎?」 一個人住的M以為飛來艷福,連忙去接F回家,但F幾乎連衣服也沒換就倒下來呼呼大睡,直至翌日清早離開上班。妄想過度的M那刻才明白自己做了F的就手男 子,F選擇往他的家只不過貪方便。
有些日本女性愛找就手男子訴苦,因為男朋友或丈夫太忙或已聽厭那些牢騷;又或者女方本人在感情上出軌,不 便向男朋友或丈夫傾訴。部分男性收到這種女子的聯絡,以為自己走運有乘虛而入的機會,慷慨地請吃飯請喝酒,花時間聽她發牢騷,成為了人家的就手男子也不 知。日本的就手男子與香港俗稱的「觀音兵」有相同之處。
不少女性朋友愛向我訴苦,當中有日本的也有香港的;好奇心旺盛的我最愛聽人家的秘密,作為寫作的素材,本欄的文章常出賣女性朋友的私隱。也許她們將我當成就手男子,其實我也視她們為就手女子,互相利用而已。

朗談日本:宿一宵

有個女性朋友打算以最經濟的方法遊日本,預訂優惠價機票,問我膠囊酒店是不是最便宜的住宿設施及女性是否適宜入住。
香港人俗稱膠囊酒店做棺材酒店,絕大多數只讓男性住宿,少數註明設有女性區的才招待女賓,沒特別註明的話,那就是男性專用。
膠囊酒店的住宿費用介乎3,000至4,000日圓,有些環境特別簇新及雅致的索價4,000日圓以上。大浴場是膠囊酒店的標準設備,不少更附有桑拿室。入住者可使用號碼跟自己「房間」一致的儲物櫃,若行李大至無法放入儲物櫃,可寄存在櫃台。
客人主要是趕不上尾班車的上班一族,他們不欲花高昂的士費回家,才屈就往宿一宵,故此大多數客人不經預約。膠囊酒店在保安方面不可能比得上傳統酒店,財物保管方面須格外小心;店內客人閒雜,有些露宿者儲夠了錢也會往膠囊酒店住一晚洗洗澡。
願意花3,000日圓找個地方睡一覺又嫌膠囊酒店太沒趣的話,可光顧「個室Video」。店內提供獨立小房間讓客人任看店內影碟,但有些店子只有AV,不提供普通電影影碟;不消說,這種設施只招待男賓。房間面積足以讓人躺下睡覺,花幾百日圓可使用淋浴室。
正所謂沒有最平,只有更平,在日本還有價錢更低的度宿一宵的方法,明天再續。

朗談日本:再宿一宵

在日本去叫做「個室Video」的影碟鑑賞店睡一晚比入住膠囊酒店便宜,不過還有花錢更少的方法。
在日本的網吧宿一宵,花費最低只需1,000多日圓,但僅可躺在座椅上睡,無法像光顧「個室Video」般完全躺平身子休息。日本的Internet Cafe固然就是網吧,另有種店子叫「漫畫喫茶」,我習慣稱做漫畫茶室或咖啡室。
互聯網誕生前,日本已有漫畫茶室,網絡普及後,漫畫茶室也配備電腦讓人上網。網吧這名稱從外國傳去日本,首要目的是上網,為提高競爭力,也提供漫畫讓客人閱讀。發展至今, 漫畫茶室與網吧在功能上分別不大,並加入了其他設施如飛鏢及桌球。
在網吧過一晚已不貴,但還有更便宜的選擇。有個晚上我在東京與當地友人高談闊論,錯過了尾班車,陪朋友去了池袋區一間卡拉OK,唱至清晨6點只收費1,000日圓,非酒精類飲品如烏龍茶及橙汁等任喝。
如果想零消費宿一宵,索性帶睡袋去日本的公園席地而睡好了,但日本發生過不良少年刺傷露宿者的事件,若被誤會是露宿者恐怕有潛在危險。我想過一個笨方法,就是在睡袋上註明自己不是露宿者,但此舉應會惹起露宿者反感。說到底,要好好睡一覺,還是花幾千日圓入住正式酒店吧。

朗談日本:鬧市中的靈異熱點

日語「心靈熱點」即是盛傳有人目睹幽靈出現的靈異熱點,事實上日本鬧市也有不少心靈熱點,有時候逛街時誤闖了也不知。
數年前閒逛大阪難波站附近一幢連鎖電器店大樓,事後從關西朋友口中得知,原址在70年代是千日(亦稱千日前)百貨大樓,發生了日本戰後最嚴重的火災,導致118人死亡。
千 日百貨原址在約400年前的江戶時代初年曾是墓地,那時大阪城在戰事中焚毀,四周大半土地亦成為焦土,藩主選址千日前作為墓地安葬遺體。到了100多年前 的明治時代,千日前墓地被徵用作刑場,據說刑場處決的人數剛好是後來千日百貨大火的死亡數字118。昔日曾請僧侶誦經千日,超度亡魂,千日前這町名由此得 來。
昔日首次遊日本,逛了池袋有名的綜合式商業設施Sunshine City,途經鄰近的東池袋中央公園,看見一個祝願和平的慰靈碑。後來得知Sunshine City原址是巢鴨監獄,曾扣押及處決包括東條英機等多名二次大戰甲級戰犯,據說慰靈碑就是昔日絞刑台的位置。靈異事物研究者會為上述兩處心靈熱點的傳聞 着迷,在不相信幽靈的人眼中,上述兩處地方只不過是尋常的電器店和消費商業設施,電器店內陳列的電視不會有長髮女幽靈爬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